首頁  |  奧林匹克資優教育基金會  |  蔡坤龍老師專輯部落格  |  蔡坤龍一對一專門校部落格  |  奧林匹克數學資優生部落格  |  學習互聯網  |  中華數學協會

蔡坤龍一對一專門校  |   蔡坤龍資優數學加盟班  |   ADM全方位資優數學  |  奧林匹克幼兒PBI  |  數學龍幼教網  |  奧林匹克文教機構  |  奧林匹克書坊   |  侯老師國中週刊

 奧林匹克資優數學桃園總校 3~7歲幼兒潛能開發

歡迎來電預約體驗 03-3347360 洽 于主任
 

首頁

~優惠活動~

課程內容

課程特色

開課班別

上課寫真

地理位置

環境介紹

超強榜單

關心孩子

親子教育文章

 
與孩子間的互動

搞懂3類型,數學不可怕  作者:老蘇老師 (親子天下雜誌38期

 

「你怎麼會這麼笨,連這種問題都不會?」多少家長看到孩子數學不好便緊張不已,「數學不會算」有3種類型,找對問題才能根本改變。

 

來到這間傳統的電器行,一走進店裡只見一位媽媽和女兒坐在櫃檯前。還沒開口說明來意,就感受到一股濃濃的肅殺之氣襲來。

我拿出待修的小家電表明來意後,媽媽大聲喚了聲「老闆,有人要修東西」,接下來母女兩人又繼續對峙在櫃檯前。

「唔,應該是老闆娘的女兒犯了什麼滔天大罪吧?」我被那股驚人的氣勢逼退了兩步,心裡這麼嘀咕,並且有些尷尬的繞過她們到後頭去找老闆。

「為什麼連這題都不會?」身後的媽媽開始大聲咆哮,害我跟老闆之間的談話也被打斷,講得結結巴巴的。

「原來是課業上的問題啊?」我的眼角餘光瞄到這位媽媽正指著一本作業簿。不過,這一、兩天不是才剛考完期末考,正是開心迎接暑假到來的時候,怎麼馬上就有數學作業了?

「你怎麼會這麼笨,連這種問題都不會?」這位媽媽顯然氣壞了,罵到連我在場也忘了。

這位媽媽繼續開罵:「老師不是在學校都有教過嗎?為什麼你還不會?」這位女兒應該是國小三、四年級的學生,從頭到尾不敢吭聲。

「氣死我了,我不教了,你自己寫,把它給我寫完!」最後,媽媽手環抱著胸前,氣呼呼的丟下這句,只留下在櫃檯前抽抽噎噎的小女兒。

離開了這間店時,我嘆了一口氣。這位可憐的小女兒最後還是沒有被教懂,她大概也沒有辦法自己完成這些數學題目。而且,我想長大後的她,一定恨死數學這個科目了。

算一次,就知道問題在哪

我也有不少學生,只要一聽到要拿數學問題回家問爸媽,便滿臉緊張、瘋狂搖手說「不可以」。這主要是因為只要被發現寫錯了,就會被碎碎唸好久;甚至有時候爸媽還會教到氣血攻心……所以他們還是選擇「裝懂」就好。

其實我自己也一直在修正如何協助孩子數學補救教學的方法。最近的我發現:教孩子數學,應該是先找到他們學習的困難是什麼;診斷出他們的學習瓶頸,才能夠對症下藥,成功教懂孩子如何算數學。

所以當孩子前來問我數學時,我會請他帶著空白的計算紙或小白板來,請他從頭到尾算一次給我看。小白板能夠展現演算數學的完整歷程,在上頭寫上大大的數字心情也會很好,是我教數學時很喜歡利用的工具之一。在小白板上一整面的演算過程中,可以輕易發現孩子究竟是哪裡出了錯。

通常「數學不會算」的第一類型孩子,是他們根本就看不懂題目。他們被長長的文字給困住了,所以看到數字就隨意做加減乘除的計算,而且只算了一半就自我感覺良好的以為算完了。

所以我們應該教孩子的是如何將題目化繁為簡,教他們如何判斷哪些句子是關鍵句、哪些句子又是無意義的句子,可以略過不用;教他們如何在這些關鍵的數字中找尋隱含的線索;並且試著將一大串國字,轉換成只用數字表示的簡易句型來……

「數學不會算」的第二類型孩子,是他們的公式或原理只學到一招半式,因此他們在列算式時就會東缺西漏、算式混亂不堪。例如在算圓面積時,明明該用半徑×半徑×3.14,卻用半徑×2×3.14來列式。這代表孩子仍然身陷在圓面積和圓周長的愛恨情仇中而不能自拔;算路燈或行道樹題型時,怎麼算都無聲無息的少了一支,這是因為孩子總是死記該加一或減一,卻不是真正用間隔數的觀念,來觀看題目的發展……

「數學不會算」的第三類孩子,則是在基本演算上就出了錯,他們連加減乘除、通分約分、單位互換……都會算錯。那麼這就是積習已久的大問題了,因為孩子算得太少、做數學習題時只用「看的」,所以在考試時就會理所當然的算錯了。所以我們得重新回到原點,多出些練習題讓他們打好基本功,不斷的做些基本演算,直到他們不會再輕易的「粗心算錯」為止……

鼓勵孩子「放聲」思考

重點是,當我們解說完這題數學後,應該要讓孩子重新再說一次怎麼解這題數學、為什麼要這樣解?而不是讓他們複誦我們所說的話語,而是用他們自己的口吻,一個步驟接著一個步驟,用「說」的來解題。

我的小六姪女是一位認真讀書、在課業表現上會自我要求的好孩子,所以她都會坐在書桌前努力的寫著數學評量,偶爾也會主動來問我數學題怎麼算。不過她總是安靜的聽著我講解,聽完說聲謝謝後,就安靜的飄回她的書桌前繼續和功課奮戰。

我很好奇她所謂的「聽懂了」,是真的理解了嗎?於是我會問上一句:「那你可不可以自己說看看這題該怎麼算?」

於是小姪女會複誦著我的解法:這裡該加那裡,再把兩者平均,再把……不過說著、說著,話就卡住了,因為她的解題又變成了原來的錯誤算法了。

以為聽懂了的題目,自己不見得就會算。因為這往往只是複製別人的解題法,自己卻沒有真正去理解這個題目在問什麼、該用什麼方法來解。所以再遇到同一個題目時,還是會犯下同樣的錯誤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明明花了錢去上補習班,數學還是學得很差的原因。因為他聽得太多,而自己算得太少;腦子裡只有別人的算式,而沒有自己對這題目的理解。

說不清楚,代表他還是不懂,大人們得從他說不清楚的地方再解說一次。一次又一次的讓他講解,直到最後孩子終於說清楚了,才代表他真的懂了,這時再讓他把紙上的錯誤算式擦乾淨,重新自己再算一次。

剛開始這樣讓孩子「說」的指導方式一定會很辛苦,但只要持續的訓練與要求,當親子之間有了一定的默契與節奏時,孩子就會更快速掌握題目的內涵,指導起來就會更輕鬆了。

多鼓勵激發自學力

不過還有更多的孩子,是對「算數學」這件事一點興趣都沒有。這主要是因為孩子長久以來受到太多來自於數學這科目的打擊了,有的孩子乾脆放棄、大呼「不玩了」;有的孩子則是苦著一張臉,手上算著數學,心裡頭卻懼怕著數學。

所以我們得先把孩子學數學的興趣與動機找回來,而父母的態度絕對是關鍵。批評的話語,會打斷親子之間的對話;而責備的語氣,會讓孩子喪失了自信,將學習更拒於千里之外。

我們應該用正面的鼓勵話語,來支持孩子學習的意願。當孩子發問時,我們應該鼓勵孩子:「真棒,你有不會的問題會主動發問,媽媽很開心哦……」當孩子怎麼教都教不懂時,我們可以說:「看來這樣的解法,你好像還是摸不著頭緒,沒關係,這題目還有另外兩種解法……A、B、C三種解法,你覺得哪一個最適合你呢?」當孩子考差時,我們先不要斥責孩子,而是讓孩子說說心裡的感受:「看到這樣的分數,你有什麼想法?……不用太難過了,爸爸看到你這次考試真的盡力了……」

很多家長表示:「孩子的數學愈來愈難,我都看不懂了,我在家要怎麼去指導孩子呢?」其實這並不是爸媽們看不懂孩子的數學,而是爸媽們沒有養成陪伴孩子學習的習慣。因為平時沒有陪伴孩子溫習功課,所以無法掌握孩子的學習程度,很難在一時片刻中進入到解題的情境裡。

反之,雖然我們沒有辦法直接對孩子提供最精確的解題方法,但是經由我們隨時在旁的陪伴與提點,卻是讓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持續保有耐性與態度的最佳關鍵。

在家指導孩子課業,轉換一下心情與做法,就會是一段很棒的親子互動時間。這可是上天獨厚我們、所給予我們最美好的親子禮物。暫時放下工作上的情緒與繁忙家事的疲累,用微笑來「享受」孩子每一階段不同面貌的學習成長吧!

 

 

別再試探孩子的弱點 作者: 小兒感染科 黃瑽寧 (親子天下雜誌43期)

 

 

很多媽媽會忍不住對孩子的弱項進行「加強訓練」,但心態上要很小心。好的考題是能幫助孩子的「試驗」,但居心不良的「試探」卻可能讓孩子變得更退縮。

 

前陣子在門診和一位家長開啟一段對話,我認為滿有趣的,跟各位讀者分享。

媽媽說:「黃醫師,我很擔心我兒子的行為問題,他總是糊里糊塗、無法專心,跟他講過的話馬上就忘記,實在很難教!」

她口中糊里糊塗、注意力不集中的兒子,就坐在我面前的看診椅上。我看著他,他看著我,眼睛骨碌碌的轉著,一臉無辜樣。看診至此,這位小一男生完全沒有離開過椅子,或玩我的鍵盤、摸聽診器等衝動行為,感覺很乖巧。

「媽媽,你舉個例子吧!」我說。「比如說昨天,出門前我叫他去房間穿襪子和拿圍巾,結果他在裡面磨蹭了許久,最後沒穿襪子卻帶了一個背包出來。你說這氣不氣人?」

媽媽接著抱怨:「在學校也是一樣,老師常常反映說他心不在焉,前一天特別叮嚀的功課,隔天壓根兒就忘記這麼一回事,這真的很令人擔憂!」

媽媽告訴我,這些問題在幼稚園好像都沒有發生,直到今年換了這位比較嚴格的小學老師之後,這些糊里糊塗的狀況才一一浮現。這位女老師聽說很會罵學生,講起話來連珠炮似的,速度非常快。

我沉默了一下,腦海裡想像剛才媽媽描述的拿圍巾故事:一位母親在門口對著孩子發出指令,接著雙手抱胸,目送兒子進房間,心裡焦慮的想著,都講這麼清楚了,該不會這次又給我犯錯。

這時候,一句話從口中迸出,我說:「媽媽,請別再試探你的孩子!」

所謂知子莫若父,大部分家長都很清楚自己孩子的強項與弱項。然而不論是恨鐵不成鋼,抑或是不能接受孩子的軟弱,很多媽媽會忍不住對孩子的弱項進行「加強訓練」。而訓練的方法,就是不斷的找機會「出考題」,看看孩子的表現是否有進步。

愈練愈「挫」的考驗陷阱

這時候的心態要很小心,因為好的考題叫做「試驗」(trial),居心不良的考題則叫做「試探」(temptation)。試驗是期待孩子通過考驗,得到獎賞;而試探則是預期孩子會失敗,藉機給他一點教訓。

這兩種看似相同的考驗方法,卻帶給孩子截然不同的感受。被試驗的孩子雖然感受壓力,但他了解努力最終是有獎賞的,因此動機是愉快的,進步的能力也變強了。反之被試探的孩子動輒得咎,每一則考題都是無止境的羞辱,除了變得更加退縮,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方法可以逃離這種痛苦。

我面前這位小男生,就跟很多的小男生一樣,對語言的認知能力差了女生一大截。以前幼稚園老師講話比較慢,一字一句很清楚,他的理解能力當然沒有問題。然而上了小學,開始坐課桌椅,面對單向式的教學,老師說一大堆話,他在台下愈聽愈不懂,完全跟不上老師說話的速度。這是很多小男生所面臨的學習問題。而事實上,媽媽也完全了解癥結所在,因為她看過不少的育兒雜誌與叢書。

 

所以,當媽媽說「進房間穿襪子拿圍巾」時,心裡已經了解這雙重指令對小男生的語言認知,可能不容易記住。但她仍心有不甘,覺得孩子如果不這樣訓練,會落後其他小朋友。最後的結果是,孩子果然弄錯了指令,然後也毫無意外的挨了一頓數落。

我跟媽媽說:「其實你可以蹲下來,在他耳邊,慢慢說出指令,並且請他複述一遍,這樣他出錯的機率就很低了。」

「其實過去他年紀比較小的時候,我都是這樣跟他溝通,效果也都很好。但是我總覺得他長大了,不應該再用那種方式聽話。老師給我的壓力也很大,如果在家不加強訓練,我怕他將來在學校會更適應不良。」現在的媽媽還真不好當。

想想這個孩子,在學校已經很吃力的想了解老師的指令,回到家還不能休息,隨時必須神經緊繃,接受媽媽的挑戰,一有鬆懈,就挨罵。怪不得孩子愈來愈不喜歡上學,臉上愈來愈沒有笑容,也開始常常感冒了。

讓孩子的心有地方休息

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學校的歸學校,家庭的歸家庭。家,是最溫暖的避風港,如果連回到家都感受不到溫暖,那麼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得到休息呢?

我跟媽媽說,別再「試探」你的孩子了,放他一馬吧。讓孩子感受到你和他站在同一陣線,一起面對在學校遇到的挑戰;而不是媽媽跟老師站在同一陣線,丟下孩子孤伶伶的面對全世界的壓力。你們可以一起擬定策略,適時給予「試驗」。但最重要的,還是維繫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才是孩子生命中最大的力量泉源。

 

 

 

 

 

網路成癮,問題從幼兒就開始   作者:曾多聞       2015-07 親子天下

 

過度使用電腦、過多電玩遊戲造成的青少年成癮問題,正向全球家長和教育者發出警訊。紀錄片《迷網:暴走的青春》(Web Junkie)在美國公共電視(PBS)播出,引起熱烈迴響。

紀錄片《迷網:暴走的青春》(Web Junkie)七月在美國公共電視(PBS)播出,引起熱烈迴響。《迷網》一片敘述,中國的醫師將網路成癮現象視為一種臨床疾病,各地建立數家戒網癮中心,幫助青少年戒除網癮。成癮青少年在戒癮中心,接受嚴格的行為療法,長達數月不能接觸任何媒體,但目前治療成果仍有待觀察。

網路成癮在美國,尚未被視為臨床疾病,但專家一致同意,美國青少年每天花在網路上的平均時間,遠超過專家建議的健康時數。

健康與營養專欄作家珍•布洛迪(Jane Brody)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撰文指出,不只在中國,美國乃至全世界,青少年網路成癮問題同樣嚴重。青少年沉迷網路,一玩十幾個小時,甚至不眠不休、不吃飯不上廁所,其後果往往是悲劇性的,嚴重成癮者甚至無法分辨現實和虛擬世界。

「家庭保姆」已變成平板、智能手機

網路成癮往往始於父母把手機或平板電腦塞給幼兒、讓他們玩電腦遊戲來打發時間,這就是悲劇的開始。幼兒應該把時間花在觀察世界、與父母互動,而非電腦遊戲上面。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在其2013年的《兒童、青少年及媒體》聲明中,引用凱瑟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y Foundation)的研究,指出以下驚人事實:「八到十歲的美國兒童,每天使用媒體的時數長達八小時。青少年每天使用媒體時數,則長達11小時。」

過去電視是最受家長們歡迎的「家庭保姆」,如今則逐漸被電腦、平板、智慧型手機所取代。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指出:「許多家長都沒有規範孩子使用這些媒體。」凱瑟家庭基金會調查指出,三分之二的家長,完全不限制子女使用這些媒體的時間。

對於任何可以讓小孩保持安靜的工具來者不拒、甚至讓小孩玩電腦以便自己滑手機,是當代許多家長的通病。殊不知,沈迷虛擬世界的後果,對孩子的傷害超乎想像。

 

哈佛大學臨床心理學者、暢銷書《大失聯:如何在數位時代保護親子關係》(The Big Disconnect: Protecting Childhood and Family in the Digital Age)作者凱瑟琳•斯坦納阿岱爾(Catherine Steiner-Adair)指出:「當小孩吵鬧時,我們就把他們放到螢幕前面,讓他們的注意力被外界的聲光佔據,卻不教導他們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平靜自己的情緒。」她警告,重度使用電子媒介會造成孩子嚴重的行為偏差,並影響健康和學習表現。看慣了虛擬世界中暴力行為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的行為也會變得暴力。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堅持,兩歲以前的孩子不應該接觸任何電子媒體,因為「孩子的大腦在第一年發展最快,與人互動有助大腦發育,電子媒體只會傷害發育中的大腦。」較大的孩子、以及青少年,每天以電子媒體作為娛樂用途的時間,也不應該超過一或兩個小時,且媒體的內容應該經過家長篩選。

兒童與青少年應該利用休閒時間,多多從事戶外活動、閱讀好書,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尤其建議家長讓孩子「發揮創意,自由自在地玩」。

 

 

 

 

 

「換你說了」,讓孩子學會不插嘴   作者:李坤珊
  • 2015-03
  •  
  • 親子天下Baby9期
  •  

    插嘴其實是一個習慣,而習慣的養成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因此從小開始,大人要引導孩子「當你有話要說時,可以怎麼做」。

     

     

    在不同的場合裡,你一定會看見不少小孩,完全不理會他人正在說話,自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什麼時候說,就什麼時候說;想說多少,就說多少!

    插嘴是個習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遇見幼兒在他人一句話還沒說完,就急忙說自己的;或使用大喊大叫來插嘴;更或者以推人、甚至捂住他人嘴,來讓自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當然,幼兒這些行為,會讓大人覺得孩子很無禮,自己也很沒面子,所以會發脾氣:「這麼沒禮貌,一直插嘴!」

    孩子插嘴習慣,溯源自幼兒成長必須經過的「自我中心」階段。他們是以自己為中心點,來理解世界;以自我的需要,為第一優先順位。所以,他覺得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那「現在」就可以表達。「現在我想要○○」,別人就該配合。此外,幼兒的生活經驗很淺,對交談互動時什麼時刻可以回應,並不清楚,生活經驗的短淺,造成了孩子動不動就插嘴的現象。但這樣的心理特質和限制,並不會阻礙「別插嘴」習慣的養成與建立。因為,習慣的養成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插嘴,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所以我們要引導他們:當你有話要說,可以怎麼做?當孩子有話想說時,成人可以怎麼說和做?在教養的道路上,一個習慣的養成,通常都是這樣的雙向道結果。

    在團體裡,我們會引導和鼓勵孩子舉手發言,讓孩子明瞭發表意見的途徑,也同時尊重他人說話、學習等待。而鼓勵這個習慣要點在於,當成人邀請孩子發言的那一瞬間,別忘了先加一句:「小明,謝謝你舉手告訴我們,你有話想說。」或說類似的鼓勵語:「小明,你舉手等說話,真的很有耐心。」

    當你和他人對話時,孩子有話想說,你可以以動作示意,請孩子把手放在你的肩上或腰間,對孩子笑一笑,再繼續與他人對話的同時,用手輕撫孩子的手,以此示意:「我已經注意到你有話要說,請等一下。」而在你與對方的對談告一個可以停頓的段落,再把注意力轉向孩子前,別忘了加一句:「小明,謝謝你用這個方式告訴我有話要說,也謝謝你的等待,你真的很有耐心,也很懂得尊重他人。」

    在一對一的互動裡,當孩子一直想搶話時,不要動氣。你可以先平靜的注視著孩子,用一隻手的手掌,微微的做出「停」的動作,示意孩子暫停的意圖。然後等孩子停頓的那一剎那,告訴他:「我知道你有話要說,我也很想聽你說話,但我們必須輪流說話。好,你先說,我聽......你說完了?那換我說,你聽。」這樣的平靜態度和輪流練習,不但能滿足孩子有話想說的需求,也可讓孩子學到:「其實,我不需要插嘴、搶話!」

    插嘴,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幫助幼兒養成別插嘴的路途,就在於如何引導孩子:「謝謝你的等待,現在輪到你說了!」

     

     

     

    03歲 手足相爭,不一定要大讓小   2014-10    親子天下Baby 5期

     

    孩子在搶玩具時,大的就得每次都禮讓嗎?成人可以如何引導,讓大的小的都不覺得吃虧?

     

    Q 家族小孩玩玩具,小的總是很霸道的來搶,如果大的不分享,成人總是責罵大的:「你怎麼這麼小氣?」當然是應該要讓大的學習分享,但是,當大的就得每次都讓嗎?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大的小的好好一起玩呢?

    「大的為什麼要讓小的呢?」這樣的疑惑是合理的,因為這的確不符合心理衛生及公平正義原則,且有礙孩子日後發展。只要玩具是一起分享的,大的當然跟小的一樣,有相同的權利可以玩同一個東西。若習慣大讓小,大的就會有委屈,覺得小的是最被重視的,沒人考慮他的需要,心裡有可能厭惡小的,或讓自己退化,希望被照顧。同時間,小的就會認為他的需要凌駕於任何人之上,不擅與人分享的他,會被誤認為是小霸王,同伴會對他敬而遠之。為了孩子的發展,大人可試著:

    1.鼓勵孩子先收好視為寶貝、不想被弄壞的玩具,拿出來的玩具是待會兒可以跟其他人分享的。這樣確保孩子的所有權觀念:「我同意的,才出借。」

    2.大人引導孩子用輪流的方式分享玩具,讓等待的孩子有替代的東西可以玩,才不會無聊,並大大的鼓勵孩子可以等待的能力。這也是幫忙孩子學習協調與延宕滿足的能力。

    3.幼小的孩子可能因為崇拜兄姊,而想跟著他們玩一樣的玩具。這時鼓勵他用拜託的方式跟大小孩商量。然後,與大小孩討論:有沒有發覺小小孩會崇拜較大的兄姊,因此跟著大小孩玩玩具?他願意接受小小孩的拜託,先讓他玩嗎?或有什麼其他建議?若大小孩同意,要請小小孩謝謝對方接受他的拜託。但也讓小小孩知道,別人有時是同意的,有時是不同意的,他也要慢慢學習接受別人的拒絕。倘若大小孩不同意,試著拿出替代的玩具,轉移小小孩注意;或帶著他看時鐘,告訴他等長針指到哪一格就輪到他了;如果因被拒絕而大哭,把他抱離現場讓他宣洩,並多加安撫。從這些經驗中,小小孩定能漸漸學習等待與接受被拒絕。(楊淑芬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

    Q 兩個兒子分別三歲、兩歲,家裡明明有很多玩具可玩,但兩人就喜歡搶對方手上的,大叫:「這是我的!」我婆婆會出面制止,但我勸她不要管,讓小兄弟自己解決。但又搶又尖叫的戲碼天天上演,我到底該不該介入?

    學齡前的孩子自我中心是正常的現象,因為他們只會從自己的立場看事情,希望一切的事情都能符合自己的需求。不能如願時,就會生氣爭吵。手足之間爭搶玩具時,應該儘量不要介入,大人介入的後果,是容易被孩子捲進紛爭之中,被要求當仲裁者、選邊站。結果總有人覺得不公平,而且會養成哭鬧告狀的習慣,也沒有讓孩子學習到自行解決紛爭的方法。

    大人可以說:「我看到你們兩個都很生氣,兩個人都想玩同一個玩具,這個問題真的很困難,但我相信你們可以想出一個兩人都同意的解決方法。需要我幫忙的話,再告訴我。」然後就離開。

    但是兩、三歲的小孩,一點解決方法的基本概念都沒有,只會對著彼此尖叫時,父母還是要找個時間來協助他們學會如何解決。可以在平常找兄弟兩人一起來商量解決的方法:「我們三個要好好討論一下,如果你們其中一人正在玩,而另一人也想玩的時候,我們要訂什麼規矩。」這時大人可以提供策略,例如用猜拳或丟銅板決定誰先玩,或是先拿到的人可以先玩,另一個人想要玩時,必須提出要求,在一旁等待數到十,再換他玩。讓孩子練習做做看,確定他們學會了。

    此外,如果小孩打到不可開交,已經危及彼此安全的時候,大人就一定要介入:「我看到兩個很生氣的小孩想要互相傷害對方,你們兩個在一起太危險了,需要分開來冷靜一下。」(張黛眉 天晴診所臨床心理師)

     

     

     

     

     

     

    錯誤的稱讚會害了孩子    2014-07親子天下雜誌59    作者:李坤珊

    正向的導引和讚賞,那是引發動機和行動的來源。「如何稱讚」比「要不要稱讚」來得重要,稱讚不得當,反而會產生負面效應……

    很多成人都知道,稱讚孩子會讓孩子有上進的動機,會愈想做好。從「刺激到反應」的理論上來看,給了正向刺激,當然會有正向反應,而且種瓜得瓜嘛!稱讚孩子的教養歷史,不管中西(尤其是西方),都是很淵遠流長的。

    但這樣的認識只對了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如何稱讚」比「要不要稱讚」來得重要。這點在學術研究上、實際與幼兒的互動上,都得到了佐證。因為稱讚不得當反而會對孩子產生負面效應,來看以下這個例子,就會明白了。

    稱讚不當的負向效應

    六年前,我教過一個叫小諦的學生,他是個很謹慎的五歲小孩,做任何事都會考慮再三,不容易犯錯,也不會輕易踩到別人的地雷,他是成人眼中的乖小孩。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總是遇事猶疑,不願做他沒有信心的嘗試,這樣的處事態度(基本上,也有天生氣質的導向),就成了他的學習態度,比如說學寫字母。

    握筆能力不是他的強項,所以他不太願意做寫字母的練習,他總說:「我不會寫,我不知道怎麼寫 a。」但嚴謹一點來說,他的問題不是不會寫,應該是:「我沒辦法把 a的圓形,寫得那麼圓,所以我不會。」顯而易見的,他不是懶惰,而是不願意犯他心目中的錯誤,不願意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他自覺自己是一個禁不起挫折的孩子。

    身為老師的我,理所當然的決定以正向的稱讚來導引他!那天,他拿著一個他自認寫得很好的a 來找我,他滿心的歡喜都寫在臉上。我也很開心的順口就說:「哇,你的這個 a,是你寫過最好的一個!」我這樣的反應,在理論上是沒有錯的。既是拿孩子的成就與他自己的相比,不涉及無謂的競爭、正面評論孩子做得好的地方,這樣的稱讚不是「你好乖或你是好孩子」之類的空泛語,所以應該會讓小諦愈來愈有信心練習寫字才對!

    但我做錯了,換句話說,我稱讚錯了,而且錯得離譜!

     

    那天過後,小諦非但沒有意願提筆寫字,拒絕的態度也比以前更明顯。雖然我一直說,「你寫得很好呀,你看你那天……」但他總是婉拒我的邀請。直到有一天,我看他在畫圖,才真正懂他!小諦那時用彩色鉛筆在畫一個小孩,他用心的握著筆,畫身軀、畫五官,在他努力畫完兩隻大耳朵後,他把用具收好,對他的同伴說:「我不畫了。」同伴問他:「為什麼?我還沒畫完,我還要畫車子。」小諦則回答說:「我不想畫了,不然我又會畫錯。」

    我聽了以後,吃了一驚!原來,小諦很敏銳,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所以一旦自己所做的達到一定的水準,因為害怕失敗,就絕不會再嘗試第二次。這個發現,讓我對他的學習反應,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這個領悟,也讓我知道,我對他的稱讚不但沒有幫助,反而害了他。因為我的稱讚,證實了他認為「自己不行」的想法:

    1. 「既然是最好的 a,那我以前寫的,其實全部都很差!你看吧,我果然是不行!」

    2. 「只要我不再寫,那我的表現就不會讓別人失望,也不會讓自己失望!」

    善良的小諦,因為我自認為的好稱讚,更不敢嘗試、更沒有信心呀!而我這個老師,在他的生命中是如此重要,因為我是他每天在學校八個小時,那「家的延長線」,所以他不願意讓自己失望的同時,也不願意讓我失望!

    我在難過之下,開始探索稱讚孩子的方法。因為我相信,正向的導引和讚賞,在教養的原則路上是不會錯的,因為那是引發動機和行動的來源!但稱讚的方法,應該是有商議的空間。於是,在我看了幾份報導和研究後,馬上採取了另一個稱讚的方法:「稱讚孩子的努力,而不稱讚孩子的成就!」

    稱讚得當的正向效應

    那天,小諦順著我的鼓勵,練習寫著圓形的字母系列(coadg)。我請他坐在我旁邊寫,就在他不是很有信心的寫下第一個a時:我指著那個字母的圓弧形部位說:「我可以看得出來,你很努力的轉彎,你看到這個圓弧了嗎?」小諦點一點頭,很專心的看著。

    我又繼續說:「我寫給你看,你以前的圓弧度是這樣轉,你現在的是這樣!會這麼圓,是因為你一直練習,很努力的練習呀!」我在小諦的面前,模擬他在兩個月前,剛剛練習寫a時的字形給他看。小諦看了一直笑,然後就自己提著筆,邊寫邊笑著說:「你看,這個也轉得很好喲!啊,這個,長得像我以前寫的……」

    就這樣,小諦拿著筆一直寫。最重要的是,他一直笑著寫,很有信心的寫,不怕失敗的寫,與自己一直挑戰的寫。那當下,我好感動的看著他,體會到「適當的稱讚,所能帶給孩子的無限信心和希望」。我好謝謝小諦,教會了我如何真正的看待孩子的努力,而不是成就!努力,是自發的;成就,是別人給予的。自發的,會讓自己在自己的定義裡,更上層樓;別人給予的,隨時可拿走,是靠不住的、是被動的,也就是「趙孟能貴之,亦能貶之」呀!

    在這次的領悟後,六年來,我用同樣的原則和方法,看見了更多孩子的努力,也鼓勵了許多孩子的動機與行動。

    正確的語言可激發潛力

    五歲的安娜,對寫作文裹足不前,她覺得自己的作文寫不好,因為她能想到的句子都很短,像是:「I like to play.」於是我對她說:「你現在寫出了四個字,以前你只能寫詞喲。我想下一句,你一定可以再多加一個字的。

    安娜聽我一說,就自己用手指頭算了算,一會兒,很開心的對我宣布:「我找到五個字了!」於是她用五個字造了下一句:「I like to play games.」而我也很開心的回答:「你真的做到了,是五個字呀!」

    就這樣,安娜又努力挑戰六個字、七個字的句子。她好開心,也充滿信心!

    稱讚孩子的努力,而不稱讚孩子的成就!用這個原則,你會看到不一樣的小孩!

     

    巧克力也瘋狂!孩童吃多易躁動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4425

    台灣最近陷入一股「甜食搶購旋風」,從較早的薯條兄弟、小熊餅乾球、人手一支的超商霜淇淋到雷神巧克力都是例子,其中又以雷神巧克力以及最近超商引入的「板神巧克力」更為暢銷,甚至造成日本製造商供應不及,而一度停貨的情況。面對這樣一窩蜂搶購巧克力甜食的現象,醫師呼籲家長們注意小孩的攝取量,過多的巧克力不但會影響到孩童的營養均衡與身體代謝,甚至還可能讓小朋友更有躁動行為。

    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賴柔吟指出,未加工的可可或黑巧克力其實可降低血壓舒張壓、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但現在大部份孩童吃的都是有人工添加物的加工零食,不宜攝取過量。

    隱藏咖啡因的零食:巧克力、可樂

    賴柔吟醫師提醒,根據加拿大研究建議,4~6歲幼童每天攝取量不宜超過45毫克,7~9歲上限為63毫克,10~12歲為85毫克,不過因為亞洲人代謝本來就比較慢,因此指引的建議量應再下修。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影響睡眠,寶寶喝母奶時,也可能間接攝取到咖啡因,造成寶寶容易躁動、哭鬧、不易安撫,所以部分新生兒的母親也需要特別注意。

    至於34歲左右的孩子,由於正在經歷分離焦慮、建立安全感的時期,這時候攝取巧克力更容易讓孩子亢奮、躁動。以成人來說,代謝咖啡因一般只需3~7小時,但幼童的代謝率較低,新生兒甚至需長達30小時才能代謝調咖啡因。在一般零食中,巧克力和可樂是最容易讓小孩不知不覺攝取過量咖啡因的食物。

    影響正餐食慾 增加肥胖風險

    至於可可鹼以及其餘添加的人工色素與香料,過量使用也可能影響中樞神經的警醒度及心情狀態,在大型試驗中,也被發現色素與香料與注意力缺損過動的症狀有關聯。此外,賴柔吟醫師也提醒,過量的巧克力或是其他非正餐的零食餅乾,都會影響到孩童的正餐食慾及均衡飲食,甚至因為糖份攝取過量,而導致肥胖。

     

    爸媽要養成孩童的飲食健康,就要從生活習慣做起,除了避免家裡過多零食囤積讓兒童青少年能便利取得,同時也該慎選零食選項及種類,以提供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所需的均衡營養。

     

     

    手足爭吵最大原因:「被迫分享」                  2013-12親子天下

     

    「我再也不要跟你玩了!」手足是我們在世上的第一個玩伴和朋友,自然也是我們最先結怨的「死對頭」。不論我們是三歲或九十三歲,似乎很難擺脫從小吵到大的「宿命」。

    「我再也不要跟你玩了!」手足是我們在世上的第一個玩伴和朋友,自然也是我們最先結怨的「死對頭」。不論我們是三歲或九十三歲,似乎很難擺脫從小吵到大的「宿命」。

    根據美國《真實簡單》雜誌,小朋友吵架的點和大人想的不一樣。我們都以為小孩吵架不外就是在爭寵、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但《社會發展》期刊曾發表過的一項手足吵架的研究,卻發現事實完全相反。

    * 小小孩最在乎自己有沒有被公平對待

    最能引發學齡手足鬥爭的事就是「被迫分享自己的東西」,如玩具、三輪車等。「為了讓爸媽注意自己」這個原因反而墊底。小小孩真正最在乎的是「自己有沒有被平等對待」,而他們對比對象就是手足。因此有沒有「拿到一模一樣大小的蛋糕」、「一樣多的樂高積木」、「有沒有分到爸媽另一隻腿上的寶座」……絕不是大人眼中芝麻綠豆小事而已。

    在老二出生以前,老大根本沒想過要計較這些事,但對於老大來說,「家裡多了一個寶寶就好像先生對太太說,我要娶小老婆,從今以後,你們要一起擁有我一樣,」《兒童與青少年手足關係》作者、心理學家麥弗斯基(Avidan Milevsky)生動勾勒出手足間的微妙情結。

    24歲手足,每10分鐘吵一次架

    美國親職教練、作家瑪克罕(Laura Markham)從手足互動的研究發現:年紀愈小的小孩,還不能控制自己的衝動或尚未發展同理心時,就愈容易用放大鏡去看他人與自己個性上的差異,而這會造成愈吵愈烈的局面。她舉例37歲小孩搶玩具(一方搶走,另一方再搶回來)的頻率,平均一小時會發生3.5次,但24歲年段的幼兒發生這類爭吵的頻率更高,平均每10分鐘就發生1次。

    那爸媽該怎麼辦呢?難不成要拿量尺出來分餅乾?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家庭關係的教授克雷瑪(Laurie Kramer)要爸媽安心,如果父母願意好好跟孩子解釋差異背後的原因,其實孩子是能夠理解「不同的小孩需要不一樣的對待」。譬如,對老大說:「小寶寶還不像你這麼能幹,現階段很多事都沒辦法自己來,需要爸爸比較多的幫忙,這只是暫時的。」或者,妹妹看到姊姊有新衣服,而自己沒有,媽媽可以說:「姊姊也是穿別人給的舊衣服,但這次拿到的舊褲子已經磨破了,媽媽才買新的給她。」

    * 九歲前吵架不能不管

    如果小孩已吵到不可開交、大聲尖叫的地步時,爸媽可千萬不要以為「讓他們自己解決就好」。美國賓州大學促進人類發展預防研究中心的教授芬柏格(Mark Feinberg)表示,九歲以下的小孩衝突管理的技巧還不成熟,沒有大人正向的引導,很容易陷入沒有建設性、鬼打牆的爭吵模式:是我的。才不是,是我的。不,那是我的。才不是,那是我的……如果大人不管,小孩也可能會覺得反正沒有解決或不和好也沒關係。因此,孩子年幼時,爸媽還是要積極當調停者,讓孩子都有機會發言把事發經過說一遍,協助他們一起發想解決的辦法,甚至協商輪流退讓。當孩子成功解決爭執時,也不忘鼓勵他們:「你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愈來愈好了!」這過程當然比直接叫孩子去罰站耗時,卻是值得的投資,因為你在訓練孩子學會為自己發聲、自己處理衝突。

    父母不必每次孩子吵架都要進來協調,可以選擇心情比較平靜、不趕時間時再介入會比較好。但若小孩打起來、有肢體上衝突時,父母無論如何都要介入,芬柏格提醒。

         

     

    打造超強專注力   法寶5:堅守五不六要      李宜蓁   親子天下雜誌39  

    每個孩子的專注力或許天生不一,但專注技巧卻可以經由後天培養習得,且平常在家就可以練習。《親子天下》綜整專家心法,提供家長八個簡單法寶,幫助孩子累積打擊分心阻礙的實力,練出能靜能動的好功夫!

    法寶5:堅守五不六要 從孩子真正困難處幫助他

    當小孩做什麼都不專心,家長一整天就像在打地鼠,忙著解決各種突發狀況。理智不見了,只能用最原始的情緒跟孩子互動,結局通常是親子兩敗俱傷。經常被叨唸的孩子心裡可能也很挫折,有時他們可能不是故意的,卻無法控制自己。家長除了要細心找出孩子真正的困難處,《親子天下》也提供家長應該銘記在心的「五不六要」原則:

    五不

    1. 不再說「專心點」當家長發現自己已經說過二十次「專心點」還是無效,請馬上放棄,改用他法。

    2. 不把好表現當成理所當然當孩子有好表現時,情緒不遷怒,大方給予應有的鼓勵。

    3. 不過度插手不專注的小孩經常搭配一個永遠在報時的鬧鐘媽媽,幫孩子做太多反而無法讓他們養成責任感與自律。

    4. 不要求馬上順從孩子出現狀況時,情緒通常也在高點,家長應把焦點放在處理事情,而非當下要求孩子聽話。

    5. 專注不等於成績表現孩子考差了,家長很容易把錯誤歸因到「就是因為你都不專心」。專注不能直接用結果來判斷,孩子也許有其他困難。

     

    六要

    1. 要提供可行的訊息有時孩子犯錯是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做。家長應該改掉「不要再亂跑」的負面說法,改而提供孩子「請來坐在我身邊」等具體實際的正向指令。

    2. 要看見微小的進步當孩子寫功課比昨天多持續了五分鐘,就明確鼓勵「你今天進步五分鐘喔,不錯!」每天觀察記下一件孩子可專注的小事。

    3. 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優點和局限當家長不拿他們跟別人比較,只把眼光放在孩子身上,才有機會清楚盤點孩子的優劣勢,給予合宜的期待,並站在較高的位置帶孩子往前走。

    4. 要容許犯錯空間家長平常教孩子專注技巧,也要給真實的練習機會。因此當孩子剛開始練習專注可能會犯錯,家長應容許孩子在這些錯誤中學習。

    5. 要簡化要求時間緊迫有壓力的當下,只要求孩子做最重要的步驟。一次只要求一件事,並不要在細節上打轉停留。

    6. 要自我提醒孩子有狀況時,家長應有能力提醒自己:把焦點放在處理事情上,冷靜不被情緒拖著走,提供可轉換孩子注意力的方式。等到狀況結束、孩子情緒平穩再進行討論。

     

     

                          

     發脾氣也是長大的練習                  李坤珊  2013-06 親子天下

    愛發脾氣,哭鬧、摔東西,面對這種無法溝通的「小大人」,家長該怎麼應對,才能避免傷害親子關係?

    《親子天下》「家有學前兒」專欄作家,曾以〈別逼孩子打招呼〉一文,創下十三.六萬高瀏覽人次,不僅在美國波士頓教師訓練中心培訓幼兒園教師,自己也持續在第一線的蒙特梭利幼兒園工作。

    李坤珊擅長將日日在幼兒園與孩子相處,所觀察到的大大小小衝突與難題,化理論於實踐步驟分享出來,且總能由幼兒發展歷程和需求出發,替小小孩發聲,讓大人在教孩子之前,先了解孩子。透過她感性的筆觸,佐以生動活潑的日常實例,每每讓家長打從心底發出「哇!原來孩子可以這樣教」的驚喜。

    -

    當寶寶逐漸長大,進入會表達自己感受的幼兒期,事情不順己意就發脾氣,哭鬧、摔東西,面對這種無法溝通的「小大人」,家長們威脅利誘、連哄帶騙不成後,只好搬出權威逼迫孩子收斂,這樣的結果卻可能傷害的親子關係。難道沒有比較好的方式嗎?

    轉念,用中性的眼光看情緒

    李坤珊認為,在談情緒教養前,首先成人必須改變自己的態度。因為成人很容易將發脾氣視為「負面情緒」,因此就會期待孩子是快樂的,負面情緒愈少愈好;就算有,也希望一發生就能很快控制。

    家長雖是以愛為出發點,希望孩子可以快快樂樂,但若我們一開始就抱持著「這是正面情緒」、「那是負面情緒」的二分法,面對孩子哭鬧、生氣時,很容易會直覺採取阻擋或是消除的方式來處理。情緒如同洪水,阻擋與壓抑並不會讓水消失,反而會蓄積更大能量而以另外的形式出現。

    因此,處理幼兒情緒時,成人得先轉變自己看待情緒的態度,因為不管是哪一種情緒,其實都是有利學習生存的成長機會,例如:害怕能讓人在面對危險時提高警覺,生氣則是讓人在面對不利的情況時表達抗拒,因此,沒有一種情緒是錯誤或負面的。

    當我們可以用更「中性」的眼光看待情緒,把孩子會快樂、悲傷、生氣視為正常,我們就不會直覺的想要去壓抑孩子的生氣,轉以同理孩子的感受。

    當我們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場想「為什麼他這麼生氣」,才能正確分析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對症下藥,並幫助孩子找到疏通的方法。以疏通來處理孩子的情緒,不但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壞小孩,反而能幫他指認自己的情緒,也有機會了解自己為什麼發脾氣,可以用什麼方式來排解它。

    接納,情緒教養第一步

    多數時候,學前幼兒並不清楚自己的情緒狀態,也說不出來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反應。這時候,孩子需要大人幫助他了解自己的感覺與情緒,更重要的是,需要大人幫助幼兒明白「自己的反應是正常且被接納的」。

    了解與接納,是開始情緒教養的第一步,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要贊成孩子哭鬧或是亂摔東西的行為。《讓孩子安心做自己》一書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

    開學第一天,李坤珊班上來了一個四歲的新生史帝夫,他因為不想來這個班級而拒絕跟大家進行團體活動,甚至在助教瑪莉老師耐心勸他時,憤怒的踢桌椅大吼:「我恨新教室、我恨你。」於是李坤珊跟史蒂夫進行了以下對話:

    老師:「我知道你恨新教室、新老師,你想回到雪麗老師的班級去。」(用孩子的話幫助孩子指認情緒),史帝夫一直點頭。

    「你好生氣!你好生氣不能去雪麗老師的班上,你也好害怕待在這裡,對不對?」(幫助孩子釐清事件和情緒間的關聯性)

    「每個人都會生氣,生氣沒有關係。」(幫助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

    史帝夫:「我不想來這裡,我真的很生氣。」

    老師:「我知道,你好生氣!你需要我抱一下嗎?」(提供安撫的建議)

    在抱了史帝夫幾下後,老師繼續跟他說:「我知道你生氣,生氣沒有關係。但你用力踢桌椅、對瑪莉老師大聲吼叫,這樣你會受傷、會把東西弄壞,也會讓想幫你的人難過,是不適合的。等一下我帶你去把桌椅扶好擺正,也去跟瑪莉老師說抱歉。」(幫助孩子了解自己這次選擇的行為是不合適的,以及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接著,老師詢問史帝夫:「我現在必須回去帶大家一起唱歌,你要跟我去,坐在我旁邊嗎?還是你想坐在旁邊的小椅子上,看我們唱歌?」(提供孩子目前能做的選擇,幫助他往前走)最後,史帝夫選擇加入大家一起活動。

    從書中這個例子,李坤珊示範了該怎麼幫助孩子處理情緒的方法:從第一步幫助孩子指認情緒,接著接納情緒,並且找到情緒與事件的關聯。

    此時,孩子會因為被接納而降低氣憤的程度,這時候再跟孩子釐清他的行為有哪裡不恰當,並且清楚的告知孩子該如何為行為負責,最後再提供孩子轉移的方式,幫助孩子走出情緒困擾。

    最後,書中也提醒我們,在處理孩子的生氣事件時,大人最該避免也被捲入孩子的情緒裡。因為孩子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辦時,大人一旦跟著生氣,只會讓孩子更困惑、害怕、生氣,甚至覺得這個大人並不可靠。

    教養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李坤珊從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角度出發,提供了我們一種避免精疲力盡、兩敗俱傷的選擇,甚至因為了解、接納,也讓我們懂得欣賞家中的「小大人」。如同她在書中序言的告白:「要不要愛孩子,從來都不是個選擇,但要如何愛他,卻是個選擇題。這個選擇不會很容易,因為每個孩子都不同,都是個謎。所幸,只要你了解他,如何愛他就有道路可尋。」

    建議爸媽在使用這本書時,可以先從序言開始看,充分理解為什麼要以尊重孩子為出發點的教養方式後,再從目錄頁按圖索驥,針對教養困擾對症下藥,期待透過這本書,都能讓我們更聰明、正確的去愛我們的孩子。

     

    【教養金句】 處理幼兒的生氣事件時,大人最該避免的是,也被捲入幼兒的情緒裡。一旦成人也開始生氣,只會讓幼兒更困惑、害怕、生氣,更覺得這個大人不可靠。

    別逼孩子學孔融           作者:洪蘭2013.05.01

    《親子天下》最近做了一個有趣的調查,孩子的頭號「民怨」是什麼?結果答案是「不公平」:明明是我的,為什麼要讓給弟妹?

    不公平是我們在研究上看到孩子叛逆最主要的原因,連動物都會「不平則鳴」。我曾看過一個孩子把分給他的蛋糕全部塞進嘴裡,吃相很難看,我就跟他說:「分給你的都是你的,不要一次全塞進嘴裡,小心噎到。」他用力把蛋糕嚥下去後,說:「老師,你不知道,不放進我的嘴裡就不是我的。」盤子裡有根雞腿,他塞不進嘴,就吐點口水抹在雞腿上,這樣別人就不敢吃了。我找他母親談時,他母親理直氣壯的說:「我要教他學孔融呀!」

    孔融讓梨是兄友弟恭的美談,但這是例外,不是常態,若是常態就不會上歷史課本了。不公平是很多不幸的發生原因,父母可想一想,弟弟平常被人讓慣了,出了社會,誰要讓他?所以孩子若願意讓,父母要褒揚他,他若不願意,不可以強迫他,一強迫就不公平了。

    孩子叛逆的第二個原因是父母不能以身作則,常常說一套做一套,自己在看電視,卻叫孩子去做功課。孩子說:「我們丟掉東西會被罵,大人丟掉東西卻不會,」我朋友的孩子也說:「我打破碗要挨打,爸爸打破碗,不但沒事,我還得替他掃碎片。」

    第三個理由是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失去了尊敬的地位,父母做了不該做的事被孩子看到了,以後孩子會不服管教。他們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你憑什麼管我。」

    其實要孩子不叛逆並不難,只要永遠維持在孩子心目中尊敬的地位就可以了。倒是孩子學大人說髒話時要馬上糾正,三歲以下的孩子說髒話,不必打罵,只要擺出生氣面孔,告訴他,你不喜歡這樣,然後走開,他下次就不敢了。發展心理學家發現孩子會故意壓抑自己的欲望去討好大人,他們其實非常在乎父母的愛,我們常看到剛被罵完的孩子,一邊哭,一邊要母親抱他親他,因為他要確定母親還愛他,結果鼻涕眼淚都糊在媽媽的臉上了。

    至於為何不能如某專家建議的,要等三十分鐘才去禁止孩子說髒話?那是因為事過境遷,失去「時效性」後,處罰無效。從動物實驗中得知,去除一個行為所用的懲罰電擊是要馬上跟隨行為出現才會有效,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立即處理。

    孩子犯錯時,無論年齡大小,一定要詳細解釋理由,說清楚為什麼不可以,這個理由最後會內化成他的行為準則,也就是他的品德。說髒話不只是「別人以為你在罵他」而是說髒話會讓人看不起你,認為你沒有教養。我們常低估孩子的能力,認為他反正聽不懂,其實理由是很重要的,他只有認同不做的理由,以後才會不做。

    這份調查給了父母一個反思的機會,請蹲下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事情,你會發現,孩子雖小,他做事還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請給他機會表達他的看法,也給你自己機會去了解你的孩子。

     

    家庭是第一個人際關係舞台    2013-03親子天下特刊作者:詹純玲(友緣基金會專老師

     

    小凡與偉偉,各自跟著媽媽到社區的遊樂場玩積木。兩歲半的小凡獨自堆疊著積木,媽媽不斷催促她跟別人一起玩,小凡卻還是玩自己的。三歲多的偉偉倒是很快的主動跟其他幼兒玩在一起……

    同樣是幼兒,因為年齡不同,跟同儕相處卻是兩樣情。幼兒大約從三歲開始會對跟同儕一起玩產生興趣,這代表他們能逐漸減輕對大人的倚賴,開始發展自立的生活,進入同儕的團體生活。

    早期,他們雖然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大家的玩具或許相同,卻各玩各的,就像小凡那樣是很正常的。大約三、四歲時,他們才會開始真正跟小朋友一起玩、有互動,就像偉偉。等到年紀更大些,才逐漸有能力進入合作性遊戲,開始對團體有歸屬感,而有更進一步的分工。雖然幼兒在一歲半左右,大人就會開始要求他們學習社會化,但等到他們之後能跟別人一起玩時,才會加速學習社會化的過程,知道如何跟別人相處。

    由於幼兒的各項社會性能力才開始萌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常會吵架是很正常的事;但也透過這些經驗,他們學習到表達自己及了解別人的觀點,學習怎麼解決這當中產生的問題及其他能力。

    根據研究及我們的臨床經驗顯示,幼兒喜歡與能做同樣事物的孩子做朋友,也喜歡接近常帶著微笑、願意分享及助人、可等待輪流、有主見也願意接受別人意見的孩子,這些社會性能力讓他們受到歡迎;沒有主見、總是尋求大人幫忙的孩子較不受歡迎,具攻擊性的孩子更是被排斥。心理學家蘇立文(H. S. Sullivan)指出:孩子因為有朋友,而肯定自己的價值;沒有朋友,在社會適應上較會有長期不良影響。

    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有技巧

    或許有些父母會苦惱,覺得想幫助幼兒交朋友似乎鞭長莫及。

    其實,家庭就是幼兒的第一個人際關係舞台,幼兒以此為基礎,將學到的能力及對人的信任拓展到同儕關係。因此,父母可以這麼做:

    一、提供良好親子關係及身教:從嬰兒期開始,讓孩子體會被愛、被重視的感覺。到了幼兒期,孩子開始進入認同父母階段,隨時都在觀察及模仿父母的言行。例如,父母常親近及尊重孩子,也關懷別人,幼兒因為自身經驗及耳濡目染,對朋友也會有同理心。父母之間若有良好的溝通及互動模式,自然也會成為幼兒與他人溝通及互動時的典範。

    二、讓幼兒了解規範與自己的相關性,並鼓勵其正向行為:有些幼兒跟別人一起玩時,很愛管別人、要別人都聽他的,或者不想遵守遊戲規則,而失去玩伴。這可能是他們經驗到大人常在管他們,以致跟同儕相處時,也想滿足管別人的機會;或是覺得反正大人不在,就只想聽自己的。所以,給予規範時,要讓幼兒了解原因,而不是因為這是大人制訂的,不得不遵從。當幼兒有好的行為,記得要鼓勵他,讓他有正確方向可依循。

    三、提供幼兒一起玩的機會,適時培養社會性能力:常帶幼兒到公園,或製造與親友小孩接觸的機會,可擴展幼兒的交友經驗及玩的能力。若是較退縮的孩子,剛開始需提供他在安全環境下建立成功交友的經驗,例如跟較溫和的孩子一起玩。年紀愈小的幼兒,愈需要大人在旁觀察,且必要時協助他們練習該年齡需具有的社會性能力。例如,所有權之爭是常發生的狀況,大人可提醒幼兒要拿別人的東西之前,應先詢問;若對方不想借,可試著問對方不想借的原因。但基本上父母不宜干涉過多,讓孩子自己從中體驗也是很重要的學習方式。

    四、了解幼兒不當行為背後的動機,幫他找到學習方向:當幼兒有不適當的行為,代表是他學習的契機,大人要先了解其動機。如幼兒打人,大人知道事件經過後,需了解他是不知如何表達情緒,還是等不及……才會知道他是需要學習適切的表達方式,或培養等待能力。

    五、透過說故事或角色扮演,幫助孩子學習了解別人及解決問題:平常藉著看繪本、說故事,問問孩子劇中角色發生什麼事?為什麼會那樣?每個人的想法可能是什麼?如果是他會怎麼做?另外,當孩子跟別人發生不愉快時,先別責怪他,讓他安心的說出事實,或用玩偶角色扮演方式了解經過。透過此方式,孩子能學習更客觀的了解彼此立場,進而可演練解決方式。例如,從角色扮演中了解到,別人不跟他玩是因為他弄壞別人的玩具,因此知道要好好使用別人的玩具。

    孩子的人際經驗,從親子關係開始啟發,拓展到幼兒期,進而影響小學階段的人際關係,可說是一脈相連。在嬰幼兒這個階段,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最多、影響力最大,若能善用此黃金期,孩子日後的社會性能力也會穩定發展。

                       

     

    從慣寶寶到小皇帝           作者:李偉文2012.11.29

    這些年愈來愈常在公共場所看到沒有規矩、甚至像是小霸王般目中無人的孩子,然而陪伴在旁的父母親卻非常淡定的毫不制止或教導。其中除了極少數的孩子也許有天生的精神障礙,我相信大多數應該是正常只是缺乏家教的孩子。

    我總是覺得,台灣有不少家長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所採取的方法與重點剛好顛倒了。往往在孩子還小時,崇尚開放式的教育,以專家的話為聖旨,說「父母要當孩子的朋友」,認為一切事情都必須跟孩子「好好商量」,以至於孩子才剛學會走路、講話,就讓孩子予取予求。其實父母就是父母,在孩子習慣與人格養成的初期,不應該以「當孩子的朋友」為藉口放棄管教的責任。孩子必須聽從父母的話,父母要從小要求他們負責任、守紀律,如此才有利於一路陪伴他們度過青春的叛逆與狂飆期

    當孩子的紀律與常規都順利養成,而且對人體貼有禮貌,家長就能夠放心讓孩子獨立自主去處理事情。一個從小被父母寵慣著長大、被過度安排的孩子,是無法在這個競爭劇烈的社會生存下來的,而且挫折容忍力也是這個時代孩子最欠缺的一堂課。因此在可控制情況下,父母也應該在生活中,有機會讓孩子可以受點苦,可以傷心難過,好好哭一場。

    以溫柔而堅定的方式建立孩子的規矩,要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承擔後果,是現代忙碌的父母最該學習的。有許多在職場上非常能幹頂尖的父母,忙得沒有時間陪孩子,好不容易出現在孩子面前時,不是動口責罵、批評孩子,就是滿懷愧疚的寵溺孩子。父母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觸犯如此兩極化的情況。

    孩子需要被要求、被限制,其實他們也渴望生活中有個可以遵循的底線,這是所有父母都必須知道的祕密。當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底線在哪裡,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清楚的知道生活中有一道絕不可越界的圍牆,反而可以讓他們很有安全感的成長與發展。

    若家長分不清「尊重」與「放縱」的差別,對於「讚美」與「獎賞」的使用也不夠謹慎的話,也許就會養出一個自我中心的小霸王。當孩子還小時不覺得有何不妥,等到孩子青春期逐漸脫離父母掌握,這時父母開始擔心孩子變壞,反而採取高壓手段,以「我是為你好」為藉口阻斷了親子坦誠溝通的機會。

    孩子小時候理智分析的大腦發展尚未成熟,實在不必耗太多心神溝通講道理,他們也沒有太多能力來自主選擇,父母陪伴重點反而該放在生活常規的養成及負責自律的習慣。到了青春期階段,一個行為舉止讓大人放心的孩子,父母才可以跟他以朋友般的態度相處,互相分享心靈的感受,親子間的親密感才有可能真正的建立。

     

     

     

    搞定幼兒 先搞懂他的氣質   2012-09 親子天下特刊19期

     

    父母如果能了解孩子的特質,採用適合的管教策略, 就不會因為缺乏方法而挫折無力

     

    從幼兒能理解父母的語言與非語言反應的那一天開始,管教就成為父母很重要的一件工作。管教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學習並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有的孩子很乖,有的孩子很皮,其實孩子好不好教,和心理學領域所提出的天生「氣質」有很大的關係。

    一般來說,活動量大、堅持度高、反應強度強的孩子,比較容易帶給父母行為管教上的挫折,以下提供相對應的氣質管教法:

    ★活動量大:活動量大的孩子靜不下來,內在較缺乏結構和限制,他們的行為常常比較衝動,沒有考慮後果。父母要給孩子具體簡明的規範,讓孩子知道什麼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什麼是不被接受的行為。

    擁有這項氣質的孩子,所需的活動量比一般孩子大很多,父母需提供更多發洩精力的機會,讓孩子充分的活動後,通常晚上也比較容易入睡儘量少帶他去需要安靜及會限制他行動的地方,像是聽音樂會、看畫展、氣氛優雅的餐廳……等,以免增加孩子的挫折感,給彼此帶來麻煩。若是孩子尚未學會自我控制,但又必須前往要求安靜的場合時,請事先預備好一些不會製造吵鬧又可以讓孩子消耗精力的玩具。在進入這個場所前,先和孩子約法三章。在過程中,隨時給孩子鼓勵和提醒,並且視孩子的狀況拿出法寶一、法寶二、法寶三等事先準備好的方案,來轉換孩子的活動,讓孩子的活動量能適度的得到滿足,不至於在過程中造成干擾。

     

    ★堅持度高:堅持度高的孩子太有主見,老愛唱反調,不願意順從。爸媽如果說:「不可以!」「不行!」立刻會激起孩子的鬥志,他會想:「只要我再堅持久一點,再多說一些理由來說服,一定可以改變爸媽的心意。」所以他們的意志強烈,不容易屈服,很少會輕易的放棄自己的主張和想法。

    在孩子的嬰幼兒階段,最好在家裡提供一個寶寶可以自由探索的安全環境,以免整天都在對孩子說:「不行!」「不可以碰!」「不可以去那邊!」當孩子大一點之後,就要建立清楚的家規,避免天天為了小事和孩子僵持不下,爭論不休。

    由於堅持度高的孩子想達到目的時會不擇手段,所以非常會鑽法律的漏洞。在訂定規則時,一定要說明清楚,並且考慮到各種不同的情況。當孩子出現無理的要求時,父母也要發展出一種孩子可以識別的表達方式,讓孩子知道他已經觸到底線,父母絕對不會再妥協,他再堅持也沒有用。久而久之,孩子會學到,當父母出現這種訊號時,自己就不必再堅持下去了。

    孩子被指責時的反應也因人而異。堅持度高的孩子被管教時,常不願低頭。孩子的反抗會激怒父母,不像有些孩子一犯錯,很快就認錯求饒,父母反而會心軟而原諒他。

    孩子沒有表現出自責和後悔的樣子,不代表他沒有感覺到自己做得不對。孩子做錯事時,自己也感覺很不好,有的孩子自尊心較強,不願在權威面前低頭。父母還是要保持「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就事論事。在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告訴孩子桀驁不馴的表情和態度,只會激怒大人做出更嚴厲的處罰,讓孩子知道父母的用心是為了他好,不是用權威在壓制他。在進行管教時,要切記不要做人身攻擊或羞辱孩子,或是用收回父母的愛來威脅。

     

    ★反應強度強:擁有這項氣質的孩子,當事情不如意時,就會大哭大鬧,用情緒操控父母。當孩子意圖要操弄父母時,父母最好的態度是 「溫和而堅定」,不用生氣也不必大吼大叫,態度可以維持溫和,但表情是堅定的。保持心平氣和,說話愈小聲愈好,只要重複原則即可。例如,小聲的說:「哭哭也沒有用,不可以就是不可以。」當孩子看到父母不為所動的態度,就知道已經踢到鐵板了,再哭鬧也沒有用。

    反應強度強、較急躁衝動的孩子,會用打人的行為來替代。他們打人並非故意攻擊,只是反映出他無法有效運用語言來表達情緒或解決問題。父母只要心平氣和的引導,孩子會逐漸以較成熟的情緒行為模式來取代打人行為。當孩子出現打人、咬人、踢東西或丟東西等行為時,父母必須立即介入制止,不能袖手旁觀或是忽略,否則孩子會以為你默許他的行為,而繼續使用這種行為來達到目的。

    但是,父母也不用氣急敗壞的處罰他,尤其要避免用打人的方式處罰打人的行為。你可以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你可以生氣,但是不可以打人。」握住孩子的手,制止打人的行為,然後孩子帶開打人的情境幫助他把情緒說出來:「你好生氣喔!你快要氣炸了!」

    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不同,在幼兒階段會出現的行為問題也大不相同。父母如果能了解孩子的特質,採用適合的管教策略,就不會因為缺乏方法而感到挫折無力,進而產生憤怒的情緒,用打罵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育兒寶典,小心選錯派典!                  2012-06 親子天下雜誌35

    有句俗話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但在少子化、一胎化的社會趨勢之下,大部分孩子都是「老大」,大部分父母都是「照書養」,令人憂心的現象是:許多父母不知道自己選錯書。例如嬰兒哭了,父母要不要理他?一般父母的反應是:「當然要理他,他可能餓了或不舒服。若不理他,多殘忍啊!」另一種父母的反應是:「不能理他,他可能要你抱抱。你一理他,他就學會用哭來叫你抱,下次就會哭得更凶、更黏人,你就會把他寵壞!」你選擇哪一種反應?

    第一種反應比較感性,是根據父母的天性;第二種反應比較理性,是根據心理學理論,可惜是根據一種過時、僵化、動物模式、控制取向的理論—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盛行於二十世紀上半葉的美國,下半葉雖然遭逢人本主義的挑戰與認知科學的革命,但信徒仍然很多,台灣也輸入不少。

    行為主義的核心信念就是:人類的天性基本上是趨樂避苦,故其行為的頻率決定於行為的後果—引起愉快後果的行為會增加,引起痛苦後果的行為會減少。

    所以,實驗者對動物,教師對學生,父母對孩子,政府對人民,都可以透過獎懲機制來控制後者的行為。這些信念的含意與爭議,可以寫成幾百本書,本文只能以照顧者(父母、祖父母、保母等)如何處理孩子的哭泣為例來說明。

    美國有關養育孩子的書籍,至少有兩大派典(paradigm):一派傾向行為主義,另一派傾向人本主義與認知心理學。

    小兒科醫師所撰寫的養育書籍,特別容易傾向行為主義,可能因為醫師從自然科學出身,比較喜歡行為主義的科學味道(通常標榜「行為科學」),較不熟悉心理學領域的進展與革命;這類書籍對新生兒照顧者的勸告通常是:「照表操課,嬰兒哭的時候,如果不是餵奶時間,最好不要理他。否則,他的哭泣行為得到增強,以後會更愛哭。」這是假定照顧者為控制者,透過阻塞獎勵,削弱嬰兒的哭泣行為。有些書籍更激烈,把嬰兒想像得很邪惡,會警告照顧者說:「如果嬰兒一哭你就反應,他將很快學會用哭來控制你。」設想父母也可能變成被控制者,親子之間變成一種爭奪控制權的戰場。另一派傾向人本或認知的養育觀念則認為:健康的嬰兒都是良善而知足的,他們不會無緣無故的哭,他們會哭,通常都是因為有不舒服的狀況或需求產生,例如尿布溼了、肚子餓了、腹部脹氣等,而哭是他們唯一能使用的語言。

    如果照顧者都不反應,久了之後嬰兒將會學得無助感,他會發現哭是沒用的,環境是無法控制的。

    他的確可能停止哭泣,但他也會放棄解決問題的努力,變得疏離而不安,難以和照顧者建立信任感與親密感。所以,嬰兒哭的時候,照顧者應儘速反應,至少應先確認其身體或周遭狀況是否正常,讓嬰兒感到安全且有人陪伴。

    健康的嬰兒根本不喜歡哭,他若喜歡哭,通常不是因為你的增強,而是因為他有不舒服的地方;智慧的照顧者不是照書本建議的模式反應,而是有能力找出嬰兒不舒服的原因加以排除;一旦正確排除起因,他就會滿足的入睡或自主的玩耍,絕不會時時刻刻想要黏著照顧者。

    嬰兒月數漸增,當然會增加與照顧者互動的頻率,但黏著照顧者不放的孩子,通常不是因為他想和照顧者更親密,而是因為他安全感不足,對照顧者或環境沒有信心。

    測測看:孩子是否有安全依附感

    照顧者如何知道孩子對自己是否具有安全的依附感?當孩子會爬的時候,你可以帶他到一個陌生而新鮮的遊戲空間,看他探索三分鐘;然後離開他,讓他和一個他不認識的人相處三分鐘,再回來陪他三分鐘;之後再留他獨處三分鐘,最後又回來接他。

    如果孩子會以你為基地,在你視線可及的範圍內高興的探索新環境(如玩具),嘗試和陌生人互動;你離開後他會尋找你,知道你在某地不會跑遠,他可能哭或不哭,但發現你回來時都會快樂迎接你,很容易被安撫並回頭繼續探索,那麼,恭喜你,他頗有安全的依附感。如果孩子毫不猶豫的離開你去探索環境,但遊玩時很少分享感情,即使你不在時他都會親近陌生人;你第一次回來時他可能既想趨前迎接又想避開,你第二次回來時他可能忽略了或甚至避開視線,那麼,這是一種警訊,他的依附感是既焦慮又逃避。如果孩子緊緊黏住你不肯探索新環境,高度警覺陌生人,很少分享感情;你離開後他很不高興或哭個不停,你回來後他被動等待而不會趨前擁抱,繼續哭個不停,既想接觸又想抗拒,他可能拳打、腳踢、尖叫、拒絕玩具,那麼,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警訊,他的依附感是既焦慮又抗拒,充滿矛盾的情緒。

    幼年依附型態對孩子往後的心理健康、人際關係、生活適應等層面,都有深遠的影響。當然,哭的意義隨年齡而不同。對新生兒而言,哭是他唯一的語言,照顧者要謹慎偵測起因,儘速正確反應。輕易迷信寶典,小心選錯派典!

     

    女兒上中班9天,每天都哭,怎麼辦?          作者:幸福一百   文章摘自Baby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

    上幼稚園之前她好期待
    可是一開學,她變得每天起床都唉不想上學
    她說因為會想媽媽
    (
    我是全職媽,她挺依賴我的)
    但放學時接她,她又說學校很好玩,很開心

    今天早上還是她大哭後被老師硬抱進教室的
    我抱著弟弟趕快落跑,可是我也快哭了耶!
    這幾天早上起床,她都喊肚子痛,就去拉肚子了
    (
    我也是緊張時會肚子痛,所以我知道她不是裝病)
    到底到多久,她才會開開心心上學?

    當她說去學校會想媽媽時,我該怎麼安慰她丫?
    前輩過來人,教教我吧,拜託!                    

     

    回應作者:LA. BA 

    孩子依賴你,信賴你,愛你
    對孩子而言,你就是他的全部

    請千萬不要再用丟下孩子,讓孩子被老師硬抱走的方式讓他去上學
    學校很好玩,但再怎麼好玩都無法掩蓋住被遺棄的心情
    連續9次的遺棄,連續9次的落跑
    這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不要以為哭久了孩子就會習慣
    孩子不是習慣上學,而是知道用"冷默"來對待這件事
    因為他知道"哭也是沒有用的,媽媽還是把我丟下來"
    ==================================

    我家也有一個超級黏我的小孩
    在他上中班前一年我就不斷告知他要上學這件事
    每個月都在數日子給他聽,讓他做好心理準備
    上學前我便教會他看時鐘,清楚明白的告訴他...媽媽幾點會來接他
    並且在剛開學的前二週陪他進教室十分鐘
    二週後則改為"送到教室門口"
    接下來,送到樓梯口二週校門口二週......一步一步的往後退

    若當中孩子需要我,我一定會陪他,一定會給擁抱的
    就算站在校門口30分鐘,我也不會讓孩子被""""進學校裡

    現在小孩已經上國小了
    孩子的表現令人大大的滿意
    獨立、有自信、有想法,功課及學習態度更是令老師讚賞有加

    至今,我仍相信,只要多花點時間給孩子
    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孩子一定可以成長的

    回應作者:小笨

    LA. BA媽咪N個讚...
    真的,不要用落跑的方式離開學校

    有些人都會有這種想法,我家婆婆也是..
    出門不帶小孩??媽媽偷跑就好了嘛
    ...
    結果,換來的是我家小孩邊打我手機邊哭
    ..
    我寧可他抱著我哭,我要花好多時間安撫,我也不要偷跑

    孩子的安全感...是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起來的...
    而擁有很多安全感的孩子...外在表現也會好一點

    我家女兒也是上中班一年前我就開始唸唸他要上學
    學校有什麼,會發生什麼事...加強他的生活常規..
    再來就是到雲門去上律動,先安排親子課程,一年後自己進教室上課

    剛開始會抗拒,會排斥,但至少那一個小時,我都在門外看著他...
    慢慢地,她也習慣了..

    所以,送他到幼稚園的第一天,他連哭都沒有哭..很沉穩的跟我掰掰,
    進學校的前一天,我跟他說,你跟媽咪一起出門,媽咪上班,你去學校
    ,
    下課後,丫媽會去接你...或者,你等到媽咪下班,再去接你
    ...
    當然,我跟他說,任何時候,想我,沒關係,跟老師說..我要打電話找媽媽

    同時,也交待老師..小孩只要一說他要找媽媽,打電話,請老師務必協助..
    我打去學校,老師回報的狀況都是-孩子很沉穩,很獨立,學習能力很好
    ,
    學習動機很強
    ...
    她有足夠安全感,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才不會慌..

    己經一個月了...我家小妞只有越來越愛上學,從來沒有說他不要上課呢~

    媽咪,先從不要落跑開始吧~
    送她進校門,送她到教室...跟孩子溝通,需要媽媽怎麼做
    ..
    而不是丟下她就落跑了
    ...
    跟老師溝通..是否可以留校陪伴...

     

     

     

    只有你能欣賞我                                                              文章摘自網路(感謝分享)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過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
    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現最差; 惟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然而她還是告訴她的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 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她餵。


    兒子上小學了。
    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0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裡,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 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發現,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像長大了許多。 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
    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 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總是被點到。 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她發現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了。
    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
    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清華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這所學校。

    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 突然轉身跑到自己的房間裡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 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
    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 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一句鼓勵的話 可改變一個人的觀念與行為, 甚至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一句負面的話 可刺傷一個人的心靈與身體, 甚至毀滅一個人的未來!☆☆

     

     

     


     

    桃園市復興路305號3樓(南門國小旁)03-3347360

    奧林匹克文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2004 olpc.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