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人跑到寵物店買鳥,先挑了隻美麗又會唱歌的天堂鳥,老闆要價五千元。
客人覺得貴,改選顏色較差的鸚鵡。老闆卻要價一萬元,因為牠會講五種語言。
客人因而改挑一隻看來最不起眼的鳥,老闆竟要價五萬元。    
客人質疑,難道牠會說二十國語言。
 
老闆答:「不是,因為牠會思考!」
這則故事,提醒大家「思考能力重於一切」;  
在新時代裡,好家世、好文憑都不能成為你的奧援; 
而單憑一種技能是無法確保工作三十年平順的,
所以一定要有一種基礎,奠立在這基礎上,再做變化,
惟有不斷思考、創新,才能締造新局。
至於磨練思考能力的最佳途徑,就是數學。
 
數學家說,數學力是國家競爭力重要指標;
科技與金融業者認為,產業創新需要更高的數理能力;       
教育心理學者也說,數學是類比推理的基礎,遠比英文重要。
像管理就是數學問題,好的管理者的數學能力通常也很好。      
數學是研究邏輯的源頭,是類比、推理的基礎,孩子數學好,
未來語言表達、思考、處事能力都會比較強。
而且數學概念是累積的,環環相扣,基礎沒打好,向上發展就會出問題。
如果會說五國語言的鸚鵡,身價遠不如一隻會思考的小鳥, 
那學英文成為台灣社會的全民運動,而舉國國民的數學能力卻愈放愈鬆,這又是什麼道理?   
 《摘錄編輯取材自 今週刊。贏在數學力 專題》